1. 主页 > 今日推书 > 正文

秦宫-扶苏传(洛云舒)高分小说推荐

秦宫-扶苏传

大秦长公子扶苏因谏阻焚书坑儒触怒始皇,被贬上郡监军。途中遇刺,却意外获得诸子百家传承,习得墨家机关、道家心法、鬼谷剑术等绝学。在边疆,他结识蒙恬,创立“青龙会”,暗中积蓄力量。始皇驾崩后,赵高篡改遗诏逼其自尽,扶苏假死脱身,隐入江湖,联合墨家、农家、儒家等势力,誓要推翻暴政。

随着身世之谜揭开——他竟是楚国王族后裔,扶苏以仁政理念号召天下,与项羽、刘邦等反秦势力周旋。在阴阳家祭坛决战赵高,于巨鹿之战大破秦军,最终登基称帝,推行新政。然而,六国余孽、诸子百家的纷争再起,扶苏以“儒表法里”治国,开拓丝路,威慑四方。

临终前,他解散青龙会,诸子百家隐退,留下“仁政泽被千年”的传奇。这是一部融合武侠与历史的史诗,讲述理想主义者在乱世中的坚守与蜕变。

推书试读:第1章

咸阳宫·章台殿

大秦咸阳宫,章台殿内烛火摇曳,青铜烛台上的火苗在穿堂风中不安地跳跃,将殿内众人的身影拉长、扭曲,投映在墙壁之上。殿顶高悬的夜明珠散发着冷冽的光,与牛油火把的昏黄交织,照出这巍峨宫殿内压抑且凝重的氛围。

嬴政端坐在九龙金漆宝座上,龙袍上的金线刺绣在烛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九条真龙随时都会腾空而起。他手中的竹简“啪”地一声,重重砸在面前金漆龙纹的几案上,那几案发出沉闷的声响,在空旷的殿内回荡,惊得殿角的雀鸟不安地扇动翅膀。

阶下群臣身着各异的朝服,屏息敛气,纷纷垂首,不敢直视帝王盛怒的面容。唯有殿中跪立的青年,身姿挺拔,昂首直视着高高在上的嬴政,玄色深衣的广袖随着他微微颤抖,好似随时都会乘风而去。这青年,正是嬴政的长子扶苏。

“儿臣恳请父皇收回成命!”扶苏的声音清朗而坚定,如同一把利剑划破夜空,穿透殿内令人窒息的沉寂。他的话语中带着恳切,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焚书坑儒乃绝天下士子之心,若六国遗民借机煽动……”

“放肆!”嬴政霍然起身,冕旒上的玉藻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碎响,好似一场急促的鼓点。他的眼眸中燃烧着怒火,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都焚烧殆尽。嬴政拾阶而下,玄底金纹的十二章纹衮服在走动间带起一阵微风,掠过一旁的青铜仙鹤灯,那仙鹤高昂的脖颈好似也在这气势下微微颤抖。他的身影在白玉砖上投下狰狞的暗影,一步步向着扶苏逼近。

蒙恬下意识地按住腰间剑柄,手指微微用力,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与紧张,望向扶苏的目光里满是关切。然而,李斯一个意味深长的眼色,让他止住了动作。李斯身着绣着暗纹的朝服,站在一旁,脸上带着一抹让人捉摸不透的笑意,长袖之下的双手微微交叠,好似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扶苏见嬴政盛怒,额头缓缓抵上冰冷的地砖,一股寒意从额头传来,瞬间传遍全身。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的龙涎香中,竟裹挟着丝丝血腥气。三日前,廷尉府将十二名私藏《诗》《书》的儒生活埋于骊山北麓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些儒生惊恐的呼喊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你以为朕愿意做这恶人?”嬴政的鹿皮靴停在扶苏眼前,他的声音仿佛淬了冰碴,冷得刺骨,“韩人张良博浪沙刺驾,燕地田光聚众谋反……这些儒生,口中诵着仁义,笔下写的却是复辟六国的檄文!”嬴政越说越激动,突然俯身揪起长子的衣襟,力道大得几乎将扶苏腰间的玉带钩扯落。扶苏只觉呼吸一紧,领口被勒得生疼。嬴政继续怒声说道:“你可知今晨墨家刺客混入咸阳城,在朕的御膳中下了鸩毒?”

扶苏瞳孔骤缩,心中一惊。他下意识地瞥见父皇袖口露出的半截绷带,暗红斑驳,好似凋零的腊梅,在这威严的宫殿中显得格外刺眼。扶苏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有对父皇安危的担忧,也有对局势的不安。

“儿臣愿领廷尉府彻查此事,但焚书令……”扶苏话还未说完,一记耳光已掴在他脸上。嬴政指间的玄鸟扳指划过青年的颧骨,瞬间划出一道血痕,几滴殷红的血珠坠落在蟠螭纹地砖上,与这华丽的地砖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滚去上郡戍边!”嬴政甩袖转身,十二旒珠帘晃动,恰好遮住他眼底翻涌的痛色。这痛色中,既有对儿子不理解自己的失望,也有对大秦未来的忧虑。他高声下令:“蒙恬,明日辰时押送长公子出函谷关。无诏不得返京!”

蒙恬心中一凛,单膝跪地,领命道:“臣遵旨!”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殿内回荡。此时,殿内一片死寂,唯有嬴政沉重的呼吸声和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章台殿外·子夜

子夜时分,章台殿外一片静谧,唯有寒风呼啸而过,吹过宫殿的飞檐斗拱,发出呜呜的声响。扶苏独坐在丹墀尽头,形单影只,四周的黑暗好似要将他吞噬。他手中摩挲着半枚残破的楚式夔龙佩,这是生母郑妃留给他的唯一信物。郑妃温婉的面容在他脑海中浮现,仿佛还能听见母亲轻柔的叮嘱。

咸阳城飘起今冬第一场雪,细碎的冰晶纷纷扬扬地飘落,落在他未愈合的掌痕上,一阵刺痛传来,让他从回忆中清醒。两个时辰前,他在诏狱亲眼看着三名墨家弟子被铁梳剐成血人,那惨烈的场景让他至今心有余悸。诏狱中弥漫的血腥与绝望,以及墨家弟子不屈的眼神,都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

“长公子好定力。”阴影中传来苍老的笑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扶苏猛然按剑回头,动作敏捷而迅速,好似一只警觉的猎豹。他看见宫墙飞檐上立着个蓑衣老者,斗笠压得极低,几乎遮住了整个面庞,只露出一双深邃而神秘的眼睛。老者手中竹杖挂着个吱呀作响的机关木鸢,在寒风中轻轻晃动。

“墨家巨子?”扶苏剑锋出鞘三寸,寒光闪烁,映照出他冷峻的面容。他记得那木鸢——三日前刺客正是用它向章台殿投射毒箭。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毒箭带着死亡的气息,险些射中父皇。

老者却抛来一卷靛蓝帛书,帛书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缓缓飘落。他的声音沙哑却有力:“咸阳的墨者早已背离‘非攻’之道。此去上郡途经骊山,记得去云阳狱见一个人。”老者顿了顿,竹杖轻点宫墙,瓦当上的积雪簌簌而落,好似下了一场小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话当年项燕将军也对你母亲说过吧?”

扶苏接住帛书的瞬间,老者已消失在风雪中,好似从未出现过一般。扶苏低头看向手中的帛书,封面以虫鸟篆写着《非攻要术》,字体古朴而神秘。他翻开内页,却夹着半幅楚国山河图,丹砂标记的正是云阳狱方位。看着这图,扶苏心中涌起无数疑问,楚国、项燕将军、云阳狱,这一切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

函谷关·次日卯时

次日卯时,函谷关前寒风凛冽,关隘上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秦”字大旗格外醒目。蒙恬将赤狐大氅披在扶苏肩头,动作轻柔却又带着一丝无奈。他低声道:“陛下命臣收缴公子所有佩剑。”声音中透着一丝愧疚与不忍。

他身后的铁鹰锐士身着黑色战甲,手持长戟,身姿挺拔,宛如雕塑。他们捧着鎏金木盘,盘中躺着扶苏随身的太阿剑。太阿剑剑身寒光闪烁,剑柄上的宝石在晨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荣耀。

扶苏轻笑一声,笑声中带着一丝洒脱与不羁。他突然扯开大氅束带,动作干脆利落。蒙恬大惊失色,只见公子素白中衣下竟缠满麻布,隐隐渗出血迹,好似一幅惨烈的画卷。

“昨夜子时,罗网杀手在兰池宫截杀本公子。”扶苏将染血的麻布掷在雪地上,雪地上瞬间晕开一片殷红,格外刺眼。他缓缓解开麻布,露出一道横贯胸腹的刀伤,伤口狰狞可怖,皮肉外翻,鲜血还在缓缓渗出。“若非巨子所赠的机关护心镜,此刻蒙将军捧着的该是本公子的首级了。”

蒙恬背后沁出冷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与震惊。他认出伤口是罗网“断水”剑所为,而能驱使天字一等杀手的……唯有中车府令赵高。赵高那阴鸷的面容在他脑海中浮现,让他心中涌起一股厌恶与警惕。

“太阿剑可以给你。”扶苏忽然按住蒙恬手腕,指尖在他掌心快速勾画——正是墨家暗语“青龙出水”。蒙恬会意,心中一震,他佯装收剑时故意打翻木盘,木盘“哐当”一声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趁扶苏俯身拾剑的刹那,将一枚青铜虎符塞入他袖中。虎符入手冰凉,仿佛带着千钧的重量。

“长城军三十万锐士,”蒙恬以唇语示意,“随时听候公子调遣。”他的眼神坚定而忠诚,望向扶苏的目光中充满了信任与期许。扶苏微微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有了蒙恬的支持,他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仿佛有了一丝底气。

骊山北麓·三日后

三日后,骊山北麓的云阳狱外,气氛阴森而压抑。扶苏的马车缓缓停下,车轮在泥地上留下两道深深的辙印。狱卒捧着诏书谄笑:“陛下有令,公子所到之处,囚犯皆可提审。”他特意加重了“提审”二字,拇指在颈间做了个切割的手势,脸上的谄媚与残忍交织,让人不寒而栗。

扶苏皱了皱眉头,厌恶地看了狱卒一眼,大步走进牢房。牢房内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作呕。昏暗的光线中,扶苏见到了巨子要他找的人——一个被铁链穿透琵琶骨的老者。老者身形消瘦,面容憔悴,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

墙上血书写满《墨子》残篇,字迹歪歪扭扭,好似老者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最醒目的却是句楚辞:“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这字迹鲜红而醒目,在这昏暗的牢房中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

“项燕将军?”扶苏瞳孔震动,眼中满是震惊与疑惑。他读过楚军降将的名册,所有人都说这位抗秦至死的名将早已自刎于蕲南。眼前的老者,真的是那位威名赫赫的项燕将军吗?

老者嘶声大笑,锁链哗啦作响,笑声中带着无尽的沧桑与悲凉。“郑妃可曾告诉过你,二十年前楚宫大火,她用襁褓裹着个婴儿逃出郢都?”他浑浊的眼中迸出精光,好似黑暗中突然亮起的明灯。“你腰间那枚夔龙佩,原本该挂在楚国太子的项圈上!”

扶苏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的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夔龙佩,心中无数疑问翻涌。自己的身世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楚国与自己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看着老者,想要从他口中得到更多的答案。

渭水河畔·夜

渭水河畔,夜色深沉,河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好似一面巨大的镜子。扶苏立在渡口,手中帛书在风中猎猎作响,发出“哗哗”的声音。蒙恬的虎符藏在贴身锦囊中,与夔龙佩相撞发出清响,仿佛在奏响一曲神秘的乐章。

船夫哼着楚地小调摇橹而来,舱内堆着刻有阴阳鱼纹的木箱。“长公子请上船。”船夫摘下斗笠,露出一张遍布刺青的脸——正是阴阳家五灵玄同弟子。扶苏握紧袖中匕首,心中警觉起来,他的眼神紧紧盯着船夫,仿佛在审视着一个敌人。

忽见远处山崖上有剑光一闪,一道寒光划破夜空。百步之外,惊鲵剑正指着他的后心。扶苏只觉背后一阵寒意袭来,他能感受到那剑尖上散发的杀意。在这危机四伏的夜晚,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之轮才刚刚开始转动,未来还有无数的挑战与谜团等待着他去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