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今日推书 > 正文

大明:我朱棣,请陛下称永乐大帝(十七与二十九)高分小说推荐

大明:我朱棣,请陛下称永乐大帝

朱棣现代留后回到大明洪武年间,可双穿现代。

洪武十一年,提前就藩北平,开始布局。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朱棣于封地收取商税,推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发展工业,打造最强现代军团!

灭北元,收朝鲜,诛倭寇!海军殖民全球!

朱棣之名,扬名于塞纳河畔,红毛蛮夷称其为上帝之剑!从此跪唱征服!

天下女子,尽入宫中。

随着朱棣的动作,应天府朝堂之上,弹劾他的人愈来愈多。

胡惟庸:陛下!燕王肆意收取商税,与民争利,当降罪!

朱元璋:什么?还有这种搞钱的好东西?

汪广洋:陛下!燕王推行摊丁入亩,实则挖大明根基!

朱元璋:竟还有如此国策?咱的了!

李善长:上位!燕王兵灭倭国!

朱元璋:当赏!重重有赏!

徐达:上位不好!燕王提着加特林,请上位称他为永乐大帝!

朱元璋:???

推书试读:第1章

洪武十一年秋,北平,燕王府。

“一万年太久,我只争朝夕!”

朱棣看着手中消息,摇头喃喃自语。

之所以说出这句现代人如雷贯耳的话,是因为当下这个朱棣并不简单。

在当了一遭永乐大帝后,朱棣发现自己并没有直接死去,而是穿越到了六百多年后的现代。

在现代,朱棣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考上了京师大学,凭借自己的才能当过首富。

但这些,都不是朱棣最在意的。

唯一让朱棣在意的事情,是那史书上的描写。

鞑子入了关,大明亡了国,倭寇屠戮华夏百姓千千万,红毛蛮夷掌控了话语权

一桩桩一遭遭,犹如利刃,让朱棣的胸腔尤被刀割。

而如今......

重来了,自己重回大明。

那么,永乐大帝?

不,远远不够!

他朱棣要让大明日月永照,山河永存!

至于其他人的意见?

不重要,不考虑。

就算是自家老爷子,该不给面子的就不给面子。

之所以朱棣有如此自信,是因为他拥有前往现代的能力!

或许是两个世界的纠葛,或许是因为别的原因,让朱棣获得这项能力。

但这些,同样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大明每隔三十天,他便能前往现代一次,一次能待上二十四小时。

这项能力,自打他身穿娘胎时便拥有。

如今。

他还剩下136次前往现代的机会。

目前。

朱棣只能携带自身能提的动的事物往返两处,并且无法带人往返。

朱棣隐隐感觉,这能力还有未曾发掘的能力。

但朱棣已经很满足,能前往现代,便能为他缩短不少时间。

如今。

在朱棣强烈要求下,与徐妙云成婚三年后,便就藩了北平。

而让朱棣喃喃的消息,则关乎于家人。

有件事情,朱棣在离京前,便已经告知了自家大哥朱标。

只不过根据朱棣留在应天府的人来报,这几个月内,应天府内并未有任何异常。

朱棣的本意,是想避免悲剧发生的同时,不用引起过多的关注。

现在根据情况来看,自家大哥显然是没将他朱棣的话放在心上。

既然如此,那便不必纠结,眼下还是积攒实力来的重要。

“穆明,我叫你去办的事情如何了?”

面对朱棣的询问,穆明当即踏入,

“回殿下,按照您的要求,标下早已经将殿下封地内所有盐矿山,悉数买下。”

“并且,标下严格按照殿下的要求,隐匿了殿下的身影,用的是亲卫中一士卒身份购买。”

“很好。”

朱棣点头,笑道:“告诉狗儿,按照我教他的去办,一个星期内,我要看见成果。”

“这事儿办好了,本王重重有赏!”

无论是穆明,还是狗儿,其实都是早早便跟随他的人。

而郑和,朱棣另有大用,他可没忘记海军的重要性。

现如今的郑和,便在燕王府隐匿处研究着朱棣交给他宝船。

这宝船,乃是之后的永乐宝船结合西方蛮夷的船只技术而来。

更高等的造船图纸朱棣不是没有,但朱棣很清楚,最好的未必是最合适的。

当下,只是让郑和将这些了然于胸,只待时机合适,便开始造船。

而无论朱棣想做什么,钱与粮,都必不可少。

朱棣确实很急,但有些东西,却是万万急不得的。

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朱棣同样明白。

.....

应天府。

紫禁城,皇宫华盖殿外。

朱元璋与朱标站在白玉栏旁,目光远眺,父子两神情不一。

但很显然。

他们都在思索着某件事情。

“标儿。”

半晌后,朱元璋打破沉寂,“你所言,可为真?”

“不敢有妄言,父亲。”朱标叹道:“四弟让我多注意一些那太医院院刘行正。”

“虽觉奇怪,但孩儿亦不是没有行动,曾将此事交由二虎去办。”

“其有僭越,还望父亲恕罪。”

在大明,无论是朝堂还是皇家,都很清楚朱标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

可以说,史上最稳太子,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但朱标始终恪守自己的底线,不会因此而目空一切。

并且,这些年随着他逐渐接触朝政,朱标便发现自己与朱元璋的施政理念有不少冲突。

往日里,他们父子两可没少因此争吵。

可朱标又是至孝之人,所以争吵过后,朱标常常愧疚不已。

因此,在平日里,朱标向来尊敬朱元璋。

“你啊......咱们父子间何必如此?”

朱元璋只是感叹,并未在这件事情过多纠缠,话锋一转道:“那标儿你,可有查出什么?”

此刻的朱元璋虽然表面冷静,但朱标敏锐的察觉到了其隐藏在水面下的滔天怒意。

显然,这件事情虽然自家老爹没过问太多,但也绝对不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儿子查到,那刘行正或与吕家有不少纠葛......”

终究还是瞒不过,朱标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儿子认为,单凭借蛛丝马迹,或许不足以说明问题,儿子想......”

“糊涂!”

朱元璋勃然大怒,“生为一国之储君,为何行事如此瞻前顾后?”

“难不成标儿你还想等你母后彻底没救了,才有所行动不成?”

“竟然还涉及到母后!?”朱标大惊失色。

朱元璋死死盯着朱标,确认其的确不知情,随后唤来二虎,“二虎,将你查到的,好好与太子说明。”

“标下遵旨!”

接到命令,二虎当即开始复述,“洪武十一年七月,皇后身体有恙,令刘行正问诊。其确诊皇后为富贵病。”

“昨日,上位得到标下汇报后,唤来除刘行正外的太医为皇后问诊。”

“众太医确诊皇后为肺疾,调养月余,便无后顾之忧。”

随着二虎的复述,朱标再也无法维系脸上的平静。

一股暴虐的气息,随着二虎的言语,愈发升腾。

二虎仿若未瞧见一般,仍在继续复述,

“上位大怒,命标下严查刘行正,经标下拷问。”

“至正二十七年,吕本掳刘行正嫡子二人,以此为要挟,让其为吕家办事。”

“洪武二年,刘行正为常遇春问诊,后常遇春暴毙身亡。”

“另,刘行正交代,吕本要求其在太子妃生产时,伪造生产大出血而亡的假象。”

“因太子妃未曾生产,故此事未曾行效......”

“够了!”

朱标喝止二虎的话语,痛苦的闭上双眼,“毒妇!毒妇!咱岂能容她!”

见朱标暴怒,朱元璋露出满意的笑容。

挥挥手让二虎退下,朱元璋方才开口道:

“相比较于吕家与刘行正之事,咱更好奇的是,老四是怎么知晓刘行正有问题的。”

“另外......”

朱元璋缓缓道:“咱打听到你那四弟在北平干了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标儿你可要听听?”

联系我们

联系QQ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

工作日: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