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小屁民(反问句)高分小说推荐

网络屁民魂穿大唐,没有身份,没有系统,本想开创爽文般的冒险,却总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最主要的是,穿越后发现古人都不是思想简单的NPC。随着穿越者的一举一动身边的人们都做出了他们自己的反应和选择。原本的历史慢慢偏移,众人的命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那么,就让我们开始这次的故事吧。
推书试读:第1章
武德九年,六月初二。王珏玉手捧木盒,一大早就进了长安城。走在宽阔的青石板路上时心情有些不安。
从穿越到现在近十年,过得是一点都不轻松。能遇到穿越这种魔幻的事自然是不忍浪费,自然心中踌躇满志,誓要要做出一番大作为。可叹穿到了山林之中的野人身上,别说财产,就连户籍都没有,又时值乱世,光是要活下来就竭尽全力。随着时光流逝,热情满满消退,性格渐渐沉稳,静下心来细细准备。就这样时光荏苒,今年二十八岁,到了这玄武门之变的前两天,也是该下定决心孤注一掷,奋力一搏的时机了。
犹豫再三,做了不知几次深呼吸,叩响房府的大门,不一会儿就出来一个老仆,对方一脸狐疑地打量着访客。
“何人?所为何事?”
“我是来献宝的,烦请通报。”
老丈上下打量了王珏玉几番,狐疑的表情依旧,但还是回身向内室走去。
“老爷,外面有个行脚僧人,说是来献宝,是否要见?”
房玄龄此时正在和杜如晦密谈,听到仆人的话愣了一愣,想了一想,还是先让老友躲起来,再接见了来客。
及至客人入堂,主人便开始仔细端详起来。来人一身布衣,破鞋,短发,手捧木盒。初一看还以为是个和尚,但那堆起来的媚笑,实在不太像个出家人。
“师傅既来献宝,总不会是佛陀舍利吧?讲的又是什么机缘啊?”
“不是不是。”王珏玉摇头嬉笑道:
“我不是比丘,只是一介小民。在下出身靺鞨,因没有大唐户籍,所以想求个工匠身份。”
“哦?那又为什么要做沙门打扮啊?”
“在下家住城外,现没有户籍,只有穿着这身才方便混进城。”
可疑。从他的说辞中根本无法分辨出什么有用的讯息,只能顺着话头继续往下谈了。
“那你所献是何宝?”
“河石笔。”
“和氏璧?”
不,河石笔。不是玉璧,是笔,琉璃笔。
房玄龄接过木盒,一打开就看到根树枝状的石头,长不及五寸,粗细不均,且颜色肮脏,但笔身表面滑润有光泽,还真是琉璃。再拿起来细看,其中一端有几道还残留着黑水的凹槽聚向尖头,应是做储墨之用。琉璃稀有,质脆易碎,如果这笔是加工过的,那这人倒也确是手巧。
“嗯,不是什么难事,你就现在把住处和姓名写下吧。就用这笔写。”
穿越者走上前,接回笔,就在那木盒上写了起来。除了名字和地址,还画了个简易的地图,然后便恭恭敬敬地递交到房玄龄手上。
“请大人过目。”
“好吧,你且回去,过几天我会派人去上门找你的。老吴,送客。”
“这……”
假和尚的脸色露出些许为难,好像本来还想要说些什么,但见最初开门的老仆已经应声,并对着门外向自己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便只好作罢。而吴老汉在客人跨出门的瞬间注意到了主人示意的眼神,顿时心领神会,点了点头。仆人恭敬地催促着客人,屋里直到听那脚步声远去,杜如晦才从躲着的偏房里走了出来。
“怎么样?那人不会是太子和齐王派来的吧。”
“看不透,但已经让人跟上去了。”
房玄龄仔细回想着刚才的经过,思考着种种可能,看着木盒上的字,越想越糊涂。
“这人也太怪了吧,满身都是疑点,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算了,想也是想不明白,不过在他身上倒还算是有所收获。”
把玩这那丑陋肮脏的琉璃笔,房玄龄的嘴角挂上一丝微笑,但看杜如晦一脸疑惑又有些焦急的表情,也就不再卖关子了。
“找两件道袍,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扮成道士去弘义宫献宝。”
而另一边,穿越者王珏玉回去后在家苦等了十几天,房家还没有派人过来。玄武门的事京城都传遍了,李二都成太子了,天下都大赦了,期待的人还是没有出现。看来不得不承认,老房这是把自己给忘了。
不过好在自己还有后手。还是那身打扮,还是捧个木盒,不同的是这次去的是魏征的家。
“在下是来献宝的,烦请通传。”
“家父刚入宫面圣去了。因刚刚复职,事务繁忙,不知何时能回。大师若不急,不如进来喝杯粗茶。”
日后的国公,现在还不过是眼前的几岁小童,这感觉真是有些奇妙。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还请劳烦带路。”
作为前任太子洗马的家,魏府不算大,家具也少。可能是因为玄武门的变故,也不见有下人,连夫人都不在。和魏叔玉在主厅吃了几盏茶,小大人像模像样,不停的攀谈,王珏玉也把这几年的见闻添油加醋地聊着,期间不过三刻钟就把魏征等回来了。
“父亲,家里来了客人。”
虽然眼前陌生人的打扮令心里充满疑惑,却也没让魏征乱了方寸。
“犬子年幼,如有失礼之处,万望海涵。”
“令郎聪慧,得体知礼,在下宾至如归。”
“不知贵客高姓大名,所为何事。”
“小民王珏玉,精于手工,是来献宝的。”
心中更加疑惑,原来眼前之人不是和尚。
“本官家贫,且职任谏官。客人若要献宝,怕是敲错了门吧。”
“在下此来并非为了钱财,实是此前有事托于房玄龄房大人。想必是房相近日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因此小民想烦请魏大人提醒一下。”
“倒是正好,本官取些书籍后还要回去办公,也是顺便。”
“即是如此,在下也不好再叨扰。还请魏大人代我向房大人带好。”
说完,王珏玉就在门口拜别离去,直让魏家父子愣了好一会儿。
将近正午,显德殿偏房,房玄龄与杜如晦正在伏案笔耕。新官制虽还没有定好,多亏今天殿下和长孙无忌也参与了进来,紧要的官员安排今天该是能够完成。
四人正要停下手头工作准备用饭时,内侍通传魏征求见。
“魏卿,那木盒里的是什么啊?”
魏征忙把盒子递给一旁的内侍,向太子李世民行了一礼。
“回殿下,臣遇到了一桩怪事。今日返家取书时,来了一个僧人扮相的客人登门献宝。”
刚说到这,一旁的房玄龄忽然一拍额头,啊呀一声。
“我把那事给忘了!”
李二心奇,将事情问个清楚后才知道原来那人并非是第一次献宝。
“你是说,这些是月初发生的事?”
“献宝是在六月初二,两天后臣就把那琉璃笔忘在弘义宫了。”
确实奇怪。
六月初二,玄武门之变的前两天,那时房杜因被李建成使计调出秦王府,虚官虚职更无权。身陷这样连自身都难保的处境下,竟有人去登门献宝?而如今房玄龄已身居高位,他却又转而去找刚被放出来的魏征?魏征身为前太子的亲信,现在有点脑子的都避之不及,那人又为什么会认为他可以给房玄龄带得上话?
李世民打开魏征献上的木盒,见里面装着的是一个陶体铜盖的壶。陶体浑圆无肩,铜盖硕大,正中间向下凹陷,整体呈柿子型。打开盖子,里面放着的是支撑着木碗的三脚铁架。木碗盛着的黄纸上写满了对宝物的介绍:抬头有’便捷式蒸馏器‘几个大字,除了讲解原理和作用外,凡‘无色无味,至中至纯’‘煮食无改其味,熬药不伤其性’‘大漠之中驼血可成清泉,浩海之上苦沫亦如甘霖’等卖弄的话,字句极尽夸耀浮华能事。
“宝物言过其实,不过献宝的人么……魏卿以为如何?”
“这个么……臣觉得那人挺没礼貌的。”
“哦?怎么说?”
“他是在臣今早离家后登门拜访的,臣折返到家时,他便随犬子一起出迎。接下来本应是臣以礼再把客人请进屋内详谈,他却在大门口三言两语讲明事由后径直走了。”
确实挺没礼貌的。那张介绍蒸馏器的黄纸后还有一张标明献宝人住址的地图,标记附言之详尽,就如同指着房玄龄的鼻子骂他言而无信一般。
李二虽然心有不喜,但也不能不对这人的身份细查。
“玄龄,他见你时也是这般吗?“
”受当时情势影响,臣犹如惊弓之鸟,让他在盒子上写下姓名地址后就请他回去了。前后没说几句话,只知他自称出身靺鞨。是臣思虑不周,望殿下责罚。“
看着自己的股肱之臣一脸惭愧的表情,那人求取的户籍也只好给他了。太子思考片刻,做了个即顾全臣下面子,又能探查献宝人底细的安排。
”给一个野人安排个户籍也不是什么大事,正好魏卿将要去河北安抚,今天开始就好好休息几天吧。辅机,你过几天去洛阳找屈突通,以防近期河南和南阳有变。你们二人约个时间,办正事前随便和那人见一面即可。“
”臣,领命。“
长孙无忌起身,与魏征同向殿上一拜。
”好了,现在就回家去好好准备准备吧。“
”是。“
看着两人退了出去,李世民拿起朱笔,在案上的木盒上写了几句。命内侍送往宫卫后,便又继续埋头于公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