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今日推书 > 正文

1987小山民(一把年纪)高分小说推荐

1987小山民

小孩哭了,大人怒了:到底是谁…在炖肉啊?!八十年代末,小河村的村民气极了,村东头的陈曜家每天飘会出各种肉香味,这让一年难得见一次荤腥的村民们日日受折磨,男人皱眉,媳妇闹。孩子打滚,狗乱叫。在沸沸嚷嚷的一团糟乱中,陈曜扛起猎枪,揣上刀,打野味儿去喽!让他不理解的是:就打个猎,怎么还致富了呢?

推书试读:第1章

1987年,初夏。

下午四点钟左右,陈曜坐在自家的外屋地,擦拭着一杆双管猎枪。

一男一女,两名不到两岁的小孩,不停的围着他玩闹。

男孩名叫陈允承是他的儿子,小名叫汤圆。

女孩名叫陈允知是他的女儿,小名叫豆包。

“爸爸,干啥呀?”

豆包奶声奶气的指着猎枪询问着,似乎话还说不全。

看着可爱的女儿,陈曜抬头宠溺的笑道:“擦擦枪,有空爸爸上山给豆包打兔子去,然后吃肉。”

“耶!吃肉肉咯,香!”

就在豆包迟疑的时候,汤团手舞足蹈兴奋的喊着,随后满屋欢快的跑着。

“别摔了。”

陈曜不放心的叮嘱一句。

“我要吃肉肉,香!”

这时豆包说了一句,满眼充满了期待。

“呵呵!想吃爸爸就上山看看能打到点啥不?”

“我也去。”

“你去干啥。”

“给爸爸加油。”

“哈哈!”

父女俩开心的说笑着。

这一幕让重生归来的陈曜觉得无比的幸福。

这时一位年过四十的妇女,突然走了进来。

“豆包,睡醒了啊?”

豆包看向来人,随即露出笑容,兴奋扑进妇女的怀里,嘴里喊着“姑奶。”

听到动静的汤圆也跑了过来。

妇女是陈曜的二姑陈玉玲。

看着侄子擦拭着猎枪,陈玉玲问道:“小二,咋的?想上山?”

“嗯。孩子们都大了,总在家闲着也不是那么回事。”

“要不找点别的事呢?孩子我给你们看着,要不打围还是算了,咱老陈家就你一根独苗苗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咋跟你爸交代。”

“二姑。”

见二姑担心,陈曜笑呵呵打岔道:“谁说只有我了,不是还有汤圆呢吗,多敦实。”

“就你贫嘴,回头再跟你算账。”

眼见事情糊弄过去,陈曜的心里石头,这才算落了地。

虽说这个年代不禁枪,不禁猎。

但打猎的危险性可想而知,缺胳膊少腿是常有的事儿,丢命的也不在少数。

因此,村里猎户间有个不成文的说法;“老死不登山,饿死不摸枪。”

“二姑,要不你在家看着他们,我去地里把放水口子堵上?”

“去吧,我带他们去你老姑家。”

“行。”

“对了,小二,上地加点小心,今儿早上柱子让蚰蜒给咬了。”

听着二姑的话,突然陈曜来了灵感。“对呀,咋就没想到逮蚰蜒卖钱呢。”

“我知道了,二姑,我可能回来的晚点,琳琳下班,你告诉她,我去河边树林转转,不往远走。”

“知道了。”

陈玉玲回应一句,带着两个孩子,先离开了。

陈曜把猎枪背在脸上,拿起印有“劳动最光荣”的帆布包,挂在腰间。随手拿起靠在旁边的钢管,最后带上一把火钳和桶。

先是去地里,稻田里的水已经够用了,先把自家进水口堵好。又把老丈人家地里的口子也堵上。

这才往河边的树林里溜达。

这个季节不冷不热,正是抓蜈蚣的时节。

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但它也可入药。

蜈蚣入药功效有很多,常见的就是用它治疗小儿惊风、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等。

据说,蜈蚣分干研磨成粉,对治疗蛇毒也很有用。

一些跑山人会习惯性的装一小包随身携带,只是陈曜没有这习惯。

蜈蚣品种有很多,常见的有红头、黑头、青头三种。

这片山林主要以红头的居多,红头蜈蚣是三种当中体型最大,性情相对温顺的。

就在陈曜前往树林时,村子里学校放学的钟声敲响了。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跑出校园。

一位年轻貌美的教师也跟随出来。

她很美,美的不属于这个年代,只是身上的衣着有些破旧。

“琳琳,下班了?”

“嗯,四婶,做饭了没?”

“没呢。”

“琳琳,下班了啊,上家坐会儿?”

“三妈,不了。”

李琳边往家走,边和村民们打着招呼。

路过村里小卖部时,一群闲着没事的人们,聚在小卖部门口,扯着东家长,西家短。

眼尖的汤圆率先看到妈妈。

脸上露出了笑容,嘴里呼喊着,奔向李琳。

相比于哥哥,豆包就淡定了许多,看着妈妈也在笑,嘴里也在喊,却没有跑过去。

看着一对儿女,李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弯腰抱起儿子,朝着人群走了过来。

“琳琳,下班了?”

“嗯。二姑,三爹…”嘴里不停的和众人打着招呼。

李琳宠溺的揉了揉女儿的小脑袋,问道:“你爸呢?咋又跟姑奶跑出来了?”

不等豆包回应,陈玉玲说道“小二下地了,说晚点回来,去河边树林不知道干啥。”

“哦。行吧,二姑,你呆着吧,我得回去做饭了。汤圆,豆包,你俩是跟我回家,还是跟姑奶在这玩?”

“回家,抱抱。”说着豆包伸手要妈妈抱。

懂事的汤圆在妈妈怀里喊着:“下、下。”

李琳不得已放下儿子,抱起女儿,三人往家走去。

前脚刚走,后脚村民开始夸赞起来。

“琳琳真好。懂事,也能张罗事。”

“是呗,小曜的命是真好。”

“可不咋的,琳琳长的多好,别说十里八村的,就是咱们镇上也不见得有比琳琳更漂亮的。”

听着众人的夸赞,陈玉玲笑开了花。

“该说不说,小曜也不赖。要人有人,要个有个的,要不是出那事,人家日子也不能这么不好过。”

“哎!造化弄人。”

回到家的李琳,做的粥,贴了玉米饼。此时的天色越来越暗了,却不见陈曜回来,心里不免有些着急。

“干啥去了?这都六点多了,咋还没回来?”

听着妈妈的自言自语,豆包接了一句:“爸爸拿枪,打兔子去呢。”

“啥玩意儿?”

听完女儿的话,李琳不由得一愣。

联系我们

联系QQ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

工作日: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