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对比,老朱家麻了!(梦想玩樱花妹)高分小说推荐

大明各时空帝王所在之处,平行时空对比天幕降临,展现出两个崇祯截然不同的一生。
朱元璋看着皇权衰弱,大明危亡之际,扶大厦之将倾,中兴大明,重视格物,求实务真,万世传颂的明光武帝朱由检。
又看了一眼另一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直接导致大明灭亡,最终煤山自缢的亡国之君朱由检,有种想砍死他的冲动。
随着对比的深入,光武帝朱由检中兴大明的策略和实施成果面相大明各时代皇帝展开。
于是乎,各时空皇帝纷纷学习光武帝的治国策略。
朱棣:“孤乞策,掘江南士族的根?拿来吧你。”
朱元璋:“原来屠龙术的核心思想是这样的。”
朱由检:“朕不要做亡国之君,从现在开始,朕要全面学习光武帝朱由检的做法。”
最终,当天幕中播放光武帝朱由检海上贸易,挣取的海量银钱之时,各时空江南士族如芒在背……
推书试读:第1章
重八,也就是十六,大明王朝十六帝,国祚三百半。一切的一切好似命中注定。
忽然!
一阵晴天霹雳。
16道龙吟声响起,只见16条赤红色的火龙腾空而起,化作一道巨大的天幕。
潺潺流水声响起,一条巨大的长河贯穿了整个大明历史,波光粼粼之中,每一朵浪花都映射出一个短暂的画面,整条长河正是由无数这样的画面组成。
天幕投下16道光柱,不过由于未知原因,其中一道光柱泯灭消散,最终只有15道光柱投入了这时间长河。
……
一道晴天霹雳炸响!
大明诸天15道不同的历史时空天生异象,15道火红色的光柱投射而下,直冲入15位皇帝所在之处,15位皇帝和他们身边的近臣尽皆被此异象所惊动,只见大殿顶上出现了一道横贯整个大殿的光幕。
天幕从中一分为二,左侧的天幕写着【大明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几个大字。
右边天幕,则是【大明·光武帝崇祯皇帝】几个大字。
左侧天幕的文字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崇祯所经历的一切。
【天启皇帝年间,朱由校扶持宦官魏忠贤压制文官集团,不过这一切都被文官污蔑成,魏忠贤擅权专政,诬陷忠良,草菅人命,狠恶如狼,不过因其权势滔天,被人们尊称为九千岁。】
【文臣集团试探着推出炮灰上书弹劾魏忠贤,结果却惨遭陷害,被折磨至死。】
【在整个大明天启年间,魏忠贤权势滔天,在朝堂与内廷皆说一不二,压制的文官集团喘不过气,尤其是东林党被打压的最严重。】
【可是这一切都被掌握舆论的文官集团污蔑成他蛊惑皇帝,打压朝臣。】
【天启七年,朱由校驾崩。朱由检即位,年号崇祯。】
【朝堂之上,崇祯高坐帝位,魏忠贤与其党羽跪地求饶,满朝文臣尽皆请杀此贼】
【魏忠贤伏诛,阉党尽灭,崇祯重用扶持自己的文臣武将,新朝看上去好似大有一改往昔颓败之象。】
【“一切奏折关乎国本,应当遵循祖宗之法,不得妄议纷更。”崇祯皇帝昭告朝野,励精图治,发誓重塑祖辈荣光。】
【崇祯元年,东林党士人韩爌、李标、钱龙锡入阁为相,东林大盛,声势甚于往昔阉党。】
【崇祯五年,大明并没有在朱由检的治理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起义遍地,如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崇祯八年,起义军攻陷凤阳,烧毁大明祖陵,朱由校悲愤吐血,可是却毫无办法。】
【崇祯九年,皇太极于辽东称帝,国号后金与明朝分庭抗礼,并派兵劫掠明京畿重地,史称丙子之变。清军如入无人之境,在九月掠夺了十八万人畜后出塞,途中还留下“各官免送”的羞辱性木牌。】
【崇祯十四年,各地“大饥疫”,到六月“死者无算”。】
【崇祯十七年,京城,煤山。】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映照在朱由检的脸上,好似暗示着这位崇祯皇帝和大明的结局。】
【朱由检蓬头垢面,披着残破的皇袍,失魂落魄的站在一棵老歪脖子树前。】
【远处,厮杀声渐渐逼近。】
【他知道,李自成率领着起义军大军已经杀进皇宫里了。】
【没有费一兵一卒,自有大明旧臣为了保住荣华富贵甘愿当带路党为新皇登基而大开宫门。】
【“该上路了。”朱由检凄凉的苦笑道。】
【知道结局注定,肩上沉重的压力顿时一松,恍惚间,他感觉整个人意外的轻松不少。】
【旋即。】
【他又想到那些所谓的朝廷重臣向李自成献媚的嘴脸,面目陡然狰狞起来。】
【“诸臣误我!”】
【崇祯皇帝凄厉一声嘶吼,剑锋划过指尖,血流如注。】
【他撕开袖袍,奋笔疾书,写下血淋淋的一行大字。】
【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书罢。】
【一行清泪无言落下。】
【回望四周,看到陪在自己身边准备同自己一道赴死的王承恩,这一瞬间,朱由校好似明白了什么?】
【“哈哈哈哈哈哈,到头来,原来是我错了!对皇帝最忠心的原来是太监,是我错了!兄长是对的,如若不是魏忠贤牵制文官,大明或许早已变成如今这般模样了。”】
【“太祖爷,子孙不孝,毁宗庙,丢社稷,令山河破碎,百姓罹难,实乃大明千古罪人!”】
【“朕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自请死后以发覆面。”】
【话落,面带微笑,从容赴死。】
【死后留有遗言:“朕死,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
左边天幕光芒暗淡下去,右边【大明·光武帝崇祯皇帝】的光幕开始画面流转。
【深冬,寒风凛冽,无边旷野一片萧肃。】
【千里冰封的湖边凉亭上,漫天大雪纷纷扬扬的飘落。
【崇祯抬手丢出一块石头在湖中冰面上。】
【咔嚓。】
【裂冰之声响起。】
【朱由检背对着身后低眉顺眼的皇太极问道:“朕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朕能走到对岸吗?”】
【话音落下。】
【崇祯皇帝回头,望向身后之人,眼中寒芒凛然。】
【“皇爷命好,走冰面定如履平地。”皇太极惶恐跪地,低头触冰,不敢直视崇祯皇帝的双眼。】
【“什么命?”崇祯皇帝眼神略带疑惑。】
【“朕有何命?抬起头来!回答朕,朕的命好吗?!”他徐徐向皇太极走近,神情从迷惑变得坚毅。】
【“五岁,母妃遭父亲冷落,我与母亲相依为命,无人可靠。”】
【“直至皇兄继位,我的日子才开始好过起来。”】
【“十一岁册封的信王,还是皇兄为我册封的,不是父皇为我册封的!”】
【天启7年,文臣不甘被魏忠贤压制,妄图暗害了兄长,扶持我继位。】
【“继位之初,朝臣欺瞒我,宗亲孤立我,边将无视我,内有百姓起义之乱,外有建奴袭边之危,国库无分文可用之银,东林党那群文臣还蛊惑我铲除魏忠贤这个唯一能制衡他们的保皇党。”】
【“这就是你说的命好?”】
【数步踏出,朱由检已至皇太极面前。】
【他皇袍轻挥,俯视天地。】
【“我告诉你,皇太极。”】
【“朕,不信命。”】
【“朕的命,自己说了算!”】
【看着这个让自己恐惧的瑟瑟发抖的皇帝,皇太极恍惚间又看到了当初那一战。】
……
【宁古塔,大明和建努女真的战争。】
【野人女真如猛兽般冲锋,这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自杀式战术。】
【远处,明军严阵以待。】
【咚!咚!咚!】
【随着一人高的大鼓被敲响,火炮齐鸣。】
【轰!轰!轰!】
【数万女真铁骑被打的七零八落,残肢断臂四散纷飞,鲜血汇聚成一条红色的小河。】
【一战,直接打断了女真的脊梁。】
……
【画面转动,大明境内。】
【百姓之家人人皆穿着属于自己的棉衣,锅中熬煮的不再是米糠树叶,而是小米粥和青菜,偶尔还能烹制肉食。百姓脸上再没有当初的面黄肌瘦,一个个脸色红润,精壮有力。】
【几乎所有的孩童都能安坐学堂学习知识,书籍不再是被世家大族垄断之物。】
【夕阳下,东南港口,百艘巨轮往来不断,热闹非凡,甲板之上,皆是金发碧眼的异国商旅游客。】
【好一番千古未有盛世之景。】
画面急转而过,不过里面的内容让各个大明历史时空的皇帝震撼不已,细细想来,瞬间便明白了,这是大明末年的两种命运。
天幕两面,展示了大明亡国之时不同的走向,其中之一便是大明真正的未来。
但是,大明的命运走向着实让人感到惊奇。
毕竟一位皇帝身上出现两种太过极端的命运,实在是太过于不可思议。
一个识人不明,被文官牵着鼻子走,最终落得个煤山自缢的下场,虽然还有几分血性,却也不可避免的导致王朝覆灭。
另一个又好似如有神助的天命之子,所向披靡,让大明中兴,开创千古未有的宏大盛世。
大明将来国运究竟如何,距离他们又有多远,这关系到无数权贵、士绅以及百姓的命运与生死。
其中最为关心者,莫过于各个时空,正凝视着天幕的大明皇帝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