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步向前(荔枝荔枝)高分小说推荐

随着年龄的增长,益发怀念过去的那个年代。记忆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即使当初经历的那些艰难,现在品味也是甘之如饴。开始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后来渐渐明悟,这是一种缅怀,对青春和记忆的缅怀。真相再重头再活一次,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推书试读:第1章
一设备故障重回技术科的机会
巷子口的公用取水池,穆秀林正在用凉水洗脸。冰凉的自来水浇在脸上,顿时让他的头脑无比清醒。双手快速的在脸上揉搓,这水可真凉,一边洗一边唏嘘不已。
“这是谁家的傻孩子,哪有大冬天用冷水洗脸的,想不想好了?”
穆秀林闻声回头,说话的是对门邻居大妈,拎着一个水壶过来打水。
“赵大妈早。”
“是你小子,冷水洗脸,你不怕生病啊。真是的,家里没个长辈,就是不会过日子。”
“这不是没办法嘛,昨晚上炉子灭了,暖瓶里的水也用完了,将就一下,不算啥。嘿嘿。”
“还笑,没热水不会去大妈家打点儿。别仗着年轻火力旺,不把身体当回事儿,等生了病就晚了。”
“得,我记下了大妈,听您的。回头我去你家换个煤球,这小天还真叫劲儿。”
穆秀林乐呵呵地跟赵大妈答对。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城市,他从这些普通的邻居身上感受到一丝温暖。
赵大妈打水,穆秀林蹲在水池边刷牙。
“小林,你不是上午不上班吗,怎么也起这么早?”
“是不上班,可也不能老在家闲着,我去图书馆看书。”
“好啊,到底是大学生,这么有学问了,还整天想着看书学习,不想我家那几个,一说看书就脑仁疼。”
这时候一个三十来岁的干瘦妇人也来打水,听到赵大妈夸奖穆秀林,立刻接过话茬。
“是啊是啊,大学生就是有出息。这知识分子到哪儿都受重视,要不厂图书室的美差怎么能落到小林头上。是吧小林?”
厂图书室管理员的确算是美差,落在穆秀林头上可绝不是厂里重视。
“张秀秀,不会说话就别说,我们说话你插什么嘴。”
“我说什么了,夸人还夸出错来了。”
眼见两人要理论,穆秀林赶忙脱身。吐出嘴里的牙膏沫,漱了一下嘴。临走跟赵大妈打了个招呼,对张秀秀则根本没有理会。
“大妈,我先回去了,待会去你家换煤。”
张秀秀不干了,“你看他这是什么素质,我好心夸他两句,还给我甩脸子。我这么大人站在这儿装没看见,连个招呼都不打。”
“你好心,我没看出来。你啥心思,我心里明镜一样。”
“我啥心思,你说我啥心思,今天你把话给我说清楚。”
穆秀林已经走远,还能听到两个人在争执不休,也许这就是所谓市井间的烟火气吧。
还没等到到家,隔壁的门开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从里面出来。
“小林,早啊。”
“早啊,薛哥,干嘛去呢?”
“还不是那点事儿,我去副食站碰碰运气,看能不能买到鲫鱼。”
“那是得赶早,就是有,一上班也得被人抢光了,快去吧。”
“不差这一会儿。小林,跟你说个消息,这次你回技术科的机会来了。”
薛志刚话语里透着兴奋,他挺关心隔壁住着的这个小老弟。知道穆秀林是因为得罪了厂领导才被调出技术科的,一直为他抱不平,可自己一个操作工又能济什么事儿。现在看到这件事有转机,早就想过去跟穆秀林分享,就是这会儿不碰到,待会儿他也会专门过去。
“薛哥,我在图书室挺好的,你就别为我操心了。”
穆秀林苦笑。自己真没觉得厂图书室的工作有什么不好,可周围的人就是不信。像赵大妈,薛志刚,张秀秀,都觉着自己是受了委屈,不得不忍气吞声。区别只在有的是关心,有的则是幸灾乐祸。
“行了小林,薛哥还不了解你。我没骗你,我们车间的设备又出故障了,技术科的那群笨蛋一点办法没有,昨天我亲耳听到邹主任跟邱四眼说,今天要是再修不好,他就会去跟罗厂长拍桌子,让厂里好好整顿技术科。”
“整顿技术科跟我有啥关系,我又不是科里的人。”
“你傻啊。老邹逼邱四眼,他能不急嘛。谁能帮他解决问题,不还得老弟你嘛。所以我说你的机会来了,哥哥可提前给你道喜了啊。”
穆秀林一笑,虽然自己没有回技术科的意思,但薛哥的这份情得领。
“薛哥有心了,回头我请哥哥喝酒。”
薛志刚最喜欢杯中物,闻听大喜。
“这可是你说的,可不许骗薛哥。”
“必须的,而且还得有肉有鱼。”
“好好好。不对,我的鲫鱼。光顾着说话了,差点耽误了正事儿。”
薛志刚忙不迭地朝巷子口跑去,连招呼也来不及打。
穆秀林呵呵一乐,回转自己家里。
自从被厂里调岗到图书室的这几个月里,穆秀林的日子过得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般失意。即使厂里厂外流言蜚语不少,那又如何,根本影响不到穆秀林。胳膊拧不过大腿,既然打不过,那就随你安排好了,作为正式分配过来的大学生,厂里还没有把自己开除的权力。图书室的工作很清闲,上午不用上班,只需要下午和晚上去。所以穆秀林决定每天上午去市图书馆学习,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好好充实一下自己。这几个月里也的确成绩斐然,成功掌握了除英语之外的另两国外语。
穆秀林惬意地享受着无欲无求的日子,邱四眼邱国臣的境遇显然不那么惬意。机加工车间的两台核心设备接二连三的出故障,给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作为设备的主管部门,技术科自然责无旁贷。人都撒出去了,大家也很努力。可惜就是找不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坏了修修了坏,现在干脆到了修无可修的地步。车间主任邹福来已经下了最后通牒,技术科再解决不了设备故障,他就要找厂里要说法。这不是告黑状,不是告黑状又是啥?
邱国臣不是没想到穆秀林,这小子进厂时间虽然不长,可人家真有两把刷子。就说车间那两台出故障的设备,以前就是穆秀林保养维护的。在这小子手里乖乖巧巧,服服帖帖,怎么换个人就摆弄不明白了。按说把穆秀林再叫回来,困扰技术科的难题应该能迎刃而解。可是当初这小子被调离技术科,自己出力不少,现在请他回来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嘛。况且还不是打自己一个人的脸,厂里的总工程师谭希文这一关,自己就过不去。